劳动争议一审重审调解注意事项
劳动争议一审重审调解注意事项 一、调解
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调解是中国的司法中一个独特的法律制度。对维护家庭稳定,邻里和睦,社会和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调解是全程可以参与的,法院审理前可调解,重审前也可调解,只要没有判决生效的均可以调解。
二、民事案件审理前调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4条对调解做了如下规定:
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
(一)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
(二)劳务合同纠纷;
(三)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
(四)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
(五)合伙协议纠纷;
(六)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但是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除外。
根据此规定,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这6种纠纷时需要先行调解。其理由一是在解决如婚姻关系、合伙关系、邻里关系之类跟个人感情密切联系的纠纷时尽量维护双方当事人的个人情感;二是在处理简单纠纷时解约诉讼资源,也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2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但不应久调不决。即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也应当先行调解。
另外,根据《民事调解规定》第2条,《婚姻法解释(一)》第9条第一款的规定,有3类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1、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破产程序的案件;
2、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
3、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
三、法院组织调解时注意事项
有很多纠纷因为协商不成后起诉至法院。后来又在法院的协调下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出具调解书。需要提醒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固然是好事,但由于法院出具调解书,这样在法律程序上就不能反悔了,也不能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了,如果任何一方不按照调解书的内容执行的话,那么到期时另一方就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了,作为原告应当争取得到相应赔偿时再签调解协议,力争及时结清,否则,在做出了让步的情况下,只拿到调解协议书,对方不履行还要进入执行程序,增加诉累。
法院调解不同于人民调解,在诉讼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启动法院调解。如果法院调解就能够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那么就可以节约司法资源和司法成本。
但是,现在法院调解还是存在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职权主义浓重,影响当事人的意思自由
(二)反悔权没有适当限制,使得调解权被滥用
(三)忽视了程序公正
(四)调解效力不稳定
四、法院调解的程序
(一)调解的开始
《民事调解规定》第2条规定: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在诉讼的各阶段、各审级中均可进行。具体来讲,法院在案件受理之后开庭之前可以进行调解,在庭审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在二审中乃至在再审中也都可以进行调解。
根据《民事调解规定》,调解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之前进行,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庭审中的调解,通常情况下是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进行。根据司法实践,调解可以当庭进行,也可以在休庭之后另定日期进行。调解的开始,一般由当事人提出申请,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提出建议,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始调解。
(二)调解的进行
法院的调解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议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中的一个审判员主持;调解可以在法庭上进行,也可以在当事人所在地进行。法院进行一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这里所说的有关的单位和个人,主要是指当事人所在的单位或对案件事实有所了解的单位以及当事人的亲友,由他们来协助调解,有利于缓解诉讼的紧张气氛,解除当事人思想上的一些疑虑,促成调解协议的形成。法院调解应当在当事人的参加下进行,原则上要采取面对面的形式。
根据《民事调解规定》,法院根据需要也可以对当事人分别做调解工作。调解的进行,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进行调解。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调解,应当有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离婚案件原则上应由当事人亲自参加调解,确有困难无法亲自参加调解的,当事人应就离与不离问题出具书面意见。调解协议通常是在调解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解方案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自己提出,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出调解方案。根据《民事调解规定》,主持调解的人员也可以提出调解方案供当事人协商时参考,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将调解协议做记录,并由当事人或经授权的代理人签名。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调解协议违背法院调解有关原则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民事调解规定》第12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确认:
(1)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2)侵害案外人利益的;
(3)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
(三)调解结束
调解因当事人拒绝继续调解或双方达成协议而结束。当事人拒绝继续调解而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对案件继续审理,并及时作出判决;调解达成协议的应要求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制作调解书。
通过上面的知识,我们了解到,劳动争议一审重审调解是可以的,是符合程序要求的,如果争议双发能够对有关赔偿环节达成一致,法院在重审前应可以走调解程序。既然第一次调解没有成功而走了法律诉讼的程序,那么在一审重申的调解时更应该多加注意,特别是赔偿条款的落实问题,最好能够当庭解决,以免后患。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金怎么计算?
劳动合同违约赔偿金怎么计算?
首先,《劳动合同法》对服务期及违约金的约定有了新规定。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单位为劳动者办户口、...
·工程质量事故最新规定是什么意思?
工程质量事故最新规定是什么意思?质量事故,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以上的成为质量事故。质量不合格,根据我国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规定,凡工程产品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就称之为质量不合格;而没有满足某...
·怎么处理劳动争议?有哪些方法
怎么处理劳动争议?有哪些方法一般情况下,关于劳动争议的问题一直都比较难处理,相关法条比较零散也比较多。遇到此类问题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来进行判断。下面,就怎么处理劳动争议来进行简要的讲解。
一、申请调解
劳动争议的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是怎样的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是怎样的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测量。测量是一门实践性、专业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它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质量、投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在测量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呢?又该注意哪...
·工程承包结算的方式有哪些
工程承包结算的方式有哪些?
工程承包在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了,因此我们很多人已经对此屡见不鲜了。但是,也有一些人对于工程承包怀有疑问,比如说工程承包结算的方式有哪些。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多么困难,在我国,工程结算的方式就几种,工程承包结算的方式也包含在其中。下面我们就为您解释一下这个...
·建筑劳务分包都能承担什么工程
建筑劳务分包都能承担什么工程
一、建筑劳务分包都能承担什么工程
建筑劳务分包能承担什么工程要看分包单位的资质,分包工程与其资质相对于,没有资质的不能够承担工程分包。
二、工程分包的规定
指施工单位或者专业分包单位(均可作为劳务作业的发包人)将其承包工程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具有...
·做了工伤鉴定后多长时间拿到赔偿
在日常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如果在工作中不小心受了伤,在向公司申请赔偿之前需要先做工伤鉴定来确定工伤受伤的等级,根据相应等级了解具体的赔偿标准。那么做了工伤鉴定后多长时间拿到赔偿相信也是您比较关心的问题,下边具体给您讲一下。
在工伤认定之后及时提交工伤待遇申请的资料,一...
·非法集资公司员工责任是否追究?
员工在不知道其所在的公司存在非法集资的不法业务而继续上班的,在公司被国家机关查到之后需要追究公司内容个人的责任时,该员工就很有可能被涉及到追究的名单之中,但是,在不知道公司犯罪实情的前提下,非法集资公司员工责任是否追究?
一、非法集资公司员工责任是否追究?
公司老板非法集资,员工...
·施工企业工程期间费用包括哪些?
施工企业工程期间费用包括哪些?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会用到大量的资金。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在进行利润核算的时候,要对成本、费用进行统计。如果是统计本期发生的费用,则不用划入企业成本,核算期间费用就行。那么,施工企业工程期间费用包括哪些?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我们的这篇文章了解下吧。一、...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时间是怎么规定的?虽然工程在建设完成之后会由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验收合格才会投入使用,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工程投放使用之后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事件仍在发生。在工程质量事故发生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那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时间是怎么规定的?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事实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有哪些
事实劳动关系也是属于劳动关系中的一种,只不过此时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这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实践中很多人将事实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弄混淆,那究竟事实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有哪些呢?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一、事实劳动关系与雇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