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环境资源律师
律师热线 13057670467
环境保护环境犯罪行政诉讼公益诉讼
私益诉讼损害赔偿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首页 >>文章

以一方名义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离婚时如何处理?

1、婚后夫妻双方以一方名义设立的独资企业,在离婚时应当如何分割?

个人独资企业,就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入独资企业有别于《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不具有绝对独立的企业财产,不具有独立的实体法律人格,不能对外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不是完整的法律意义上之企业,其性质与《民法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个体工商户并无本质的区别。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十七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本企业的财产依法享有所有权”。从该条的规定不难看出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只是企业投资人財产的一部分。从财产角度看法律主体的地位,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所投资金虽然形成了企业资本,但并没有和投资人的财产相分离。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独资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产,但是此资产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分割性。因此,在离婚诉设中,法院不能把个人独资企业判决分割给两个人或者归两人共同所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以一方名义投资设立独资企业的,人民法院分割夫妻在该独资企业中的共同财产时,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一方主张经营该企业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后,由取得企业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二)双方均主张经营该企业的,在双方竞价基础上,由取得企业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三)双方均不愿意经营该企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有关规定办理。”

因此在离婚诉讼中,为了保持该企业的个人独资企业身份,若双方都主张企业的所有权,则法院只能将企业判给其中一方所有,由一方支付给另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若双方均不主张企业的所有权’则该个人独资企业依法进行解散淸算。

离婚诉中,一方能否成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所有人,要看双方是否具有成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资格。在双方均具有资格的前提下,该企业会以竞价的方式由夫妻双方中的一方竞得。此时,竞价人所出价钱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2、《婚姻法解释(二)》第十八条第三项双方均不愿意经营该企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有关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羚(以下简称Ⅸ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入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第二十六条个人独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

(一)投资人决定解散;

(二)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

(三)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可见,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其中一方可以请求再次予以分割



3、根据司法实践夫妻共同出资设立的企业,一般分二种情况:

其一,夫妻以各自所有的财产出资设立的企业;

其二,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设立的企业。

无论哪种情况,如果因夫妻双方都不愿意继续经营而涉及对企业财产的分割的,应按照有关企业清算的规定进行清算并偿还债务及其他应当支付的费用后,对剩余的财产在夫妻之间按约定或出资比例子或者平均进行分割,并办理企业注销手续。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债务和支付其他费用的,如果企业的责任形式是有限责任,除法律规定的事由外,夫妻任何一方都有不再承担责任,也无所谓企业的财产分割问题;如果企业的责任形式是无限责任,则党政军应以夫妻其他共同财产支付上述债务和费用。

如果夫妻双方都想继续经营企业但又不愿意与另一方一起经营,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思,由于双方当事人之间已经丧失了作为企业运营基础的当事人互信,双方共同经营已无实际必要,对企业进行清算也不太合适,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处理:

适合分立的,进行企业分立;

不适合分立的,根据有利于当事人利益、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原则,斟酌双方当事人的经营能力和对企业的实际贡献等因素判决企业由一方所有和经营,在对企业资产进行审计、评估后,按照企业净资产(总资产减去企业债务)的一半(在双方以各自所有的财产出资时则按照出资比例)补偿另一方,并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或者由双方同意的其他人取代未取得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一方的地位,并根据前面的原则予以补偿。



4、个人在婚前以个人财产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离婚时如何分割呢?

因为是个人财产婚前投资,所以该企业是投资人的婚前财产。但如果夫妻间没有财产约定,则根据婚姻法相关解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所得收益归夫妻共同共有。故在离婚时,配偶方可以要求分割婚姻期间的收益部分,企业则仍归投资方。



5、案例一:张明(男)与艾兰(女)2004年4月协议离婚。根据离婚协议,张明放弃其名下的上海市某钢套厂30%的股权归女方,双方约定在离婚协议生效后的一个月内到工商局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2004年7月,由于张明不配合艾兰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艾兰将张明告上法庭,诉求要求其履行离婚协议。因为发生了官司,所以上海市某钢套厂的其他四名股东马上得知张明放弃股权这一情况。随即,其他四名股东对张明与艾兰的转让协议提出异议,并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张明与艾兰的离婚协议涉及股权转让部分无效,理由是侵犯了其他股东的优先受让权。

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明与艾兰的离婚协议中关于张明将自己名下的股权无偿转让给艾兰的条款,因侵犯了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而无效。



案例二:杨某甲、杨某乙于1995年12月经人介绍相识,1996年7月26日登记结婚,1997年3月8日生育一男孩取名杨怀本。婚初感情尚好,从2002年开始,杨某乙认为杨某甲有第三者,双方为此经常吵闹。2006年9月25日,杨某乙曾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杨某甲离婚,后撤回了起诉。现杨某甲提出离婚,杨某乙表示同意离婚。

杨某乙提出分割武XX规划设计有限公司80万元股权转让款、杨某甲在四家公司的工资、奖金,杨某乙无证据证明上述款项还存在,故杨某乙要求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请求,不予支持。

武XXX规划设计院于2004年1月15日成立,注册资本2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杨某甲,企业类型为个人独资企业,2006年11月27日申请注销,注销原因是投资人决定解散,清算报告显示债权债务清理完毕。武XXX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7日由杨某甲出资80万元、龙元出资20万元成立,法定代表人杨某甲,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1月28日,杨某甲将其出资的80万元股份转让给其母亲杨某某,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杨某某。

经过两级审判,杨某乙申请再审时提出调查收集证据申请书、证据保全申请书各一份、司法审计申请书四份以及司法技术鉴定申请书一份,申请本院保全湖XXX建筑设计事务所、海XXX武汉分公司、武AAA规划设计院和武XXX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财务账目,调查和审计杨某甲在上述四家公司的经济收入。法院则认为,法院认为,杨某乙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的范围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其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以及审计的内容均属于当事人可以自行举证的范畴,因此,对于杨某乙提出的上述申请,不予准许。

法院亦查明,海南HH武汉分公司自2002年7月3日成立以来,虽公司负责人在杨某某和杨某甲之间发生多次变更,但未进行公司资产的实际转让。

海南HH武汉分公司是海南HH建筑咨询有限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双方的人、财、物以及债权债务等均彼此独立。自2002年7月3日海南HH武汉分公司成立以来,其负责人虽在杨某甲、杨某某之间发生了多次变更,但仅表现为工商登记中的名义变更,并无实质的资产转让。在该公司的经营过程中,杨某甲和杨某某均参与了公司经营。因此,该公司应视为杨某甲和杨某某的家庭共有资产。基于此,杨某甲以家庭共有资产购买的科技大厦1001号房屋也应由家庭成员共有。考虑到杨某某作为家庭成员并实际参与海南HH武汉分公司的共同经营,因此,在科技大厦1001号房屋的分割中,杨某某应当分得50%的份额。剩余50%份额应由杨某甲和杨某乙共同共有。故再审法院认为原审判决关于杨某乙分得该房屋25%份额的实体处理并无不当。



案例三:1982年李某某与刘某某登记结婚,婚生一女李某妍,双方于1987年离婚。1987年5月31日,徐某某与李某某登记结婚,婚生一子李某泽。1997年8月4日,徐某某与李某某离婚。2007年6月11日,李某某(甲方)与徐某某(乙方)签订《房屋赠与合同》,内容为:”甲、乙双方原系夫妻关系,1989年登记结婚,于1997年离婚。甲、乙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经营所得的夫妻共同财产,1997年离婚时没有分割;双方离婚后仍旧在一起生活,并且共同经营个人独资企业和共同房产。现甲方为了补偿乙方,自愿同乙方订立如下赠与合同:一、甲方自愿将坐落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建国街II号-1层,建筑面积654平方米商业服务用房(房屋所有权证号为哈房权里字第*号)无偿赠与给乙方,甲方保证赠与给乙方的是上述房屋的全部所有权,并免遭任何第三人追索。二、乙方自愿接受上述房屋全部产权,乙方接受上述房产后由乙方自行办理该处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三、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甲方并将此处房屋的所有权证书交付乙方后即发生法律效力。本协议签订时甲乙双方已就此处房产进行了交接。四、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该赠与合同是由李某某的法律顾问李森起草,并且由李某某、徐某某加盖名章。该赠与合同是由李某某的法律顾问李森起草,并且由李某某、徐某某加盖名章。合同签订后,该赠与房屋及房屋所有权证即交与徐某某。2007年10月18日,李某某死亡。另查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汽车配件城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为李某某。 经历两级审判后,检察院抗诉,高院再审认为赠与有效。





·离婚又复婚孩子抚养权归谁所有
      离婚又复婚孩子抚养权归谁所有 离婚又复婚孩子抚养权随着离婚协议,就孩子抚养权一项自动终止,其他财产约定应属有效,离婚分得的财产就是你婚前个人财产。 1、《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


·哪些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哪些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我想这条可能大家都知道);(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这条要注意:比如夫妻一方在路上遇到事故等一些意外,受了伤,对方赔偿的医疗费是属于受伤者的,但一般在医疗费外还会有一些费用产生,比如误工费等,这个误...


·私下签订抚养权的协议有效吗?
      私下签订抚养权的协议有效吗? 一、私下签订抚养权的协议有效吗? 只要双方通过协商,合理分配抚养义务,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受抚养权,私下签订的抚养协议也是有效的。抚养协议不仅是对签订协议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未成年子女享受父母抚养的权利。因此,抚养协议如果侵犯了未成年...


·男方婚外生子算重婚吗?
      男方婚外生子算重婚吗?男方婚外生子如果没有双方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的则不算重婚,对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按重婚罪论处;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公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构成重婚;如果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对外不以夫妻名义相称,但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法官的自由裁...


·离婚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归谁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是普遍存在的。对于离婚,争议最多的地方莫过于财产的分配,以及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我们知道,离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协议离婚,另一种是诉讼离婚。但是,不管哪一种,都无法避开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问题。那么,在我国有关法律中,离婚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归谁是如何规定的? 离婚两个...


·离婚抚养费2023标准是什么
      离婚夫妻除了要确定未成年孩子应该归哪一方抚养外,还需要对具体的抚养费做出计算,实践中没有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就需要支付抚养费。那么离婚抚养费2018标准是什么呢?具体又该怎么来计算?可能很多离婚夫妻都搞不清楚,对此,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就来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离婚抚养费标准是什...


·重婚罪自诉有自诉期限么?
      一、重婚罪自诉有自诉期限么?重婚罪既是自诉案件,也可以转化为公诉案件(只有在被害人不告诉情况下其他公民向检察机关控告才转为公诉案件)。由于法律对重婚罪的处罚是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此重婚罪的追诉时效为5年。也就是说重婚罪在经过了5年之后就不能再进行处理。对于被害人不控告,而由...


·起诉离婚时对方还没回来是否可以申请延期
      起诉离婚的时候自然是要当事人都出庭支持诉讼,否则的话可能会导致案件真相无法查清。而现实中,要是起诉离婚时对方还没回来的话,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马上就来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起诉离婚时对方还没回来是否可以申请延期 在离婚案件审理...


·国家赔偿法赔偿请求人包括哪些?
      当发生了由于行政行为或者是刑事行为造成的受害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的时候,受害人是向国家申请赔偿的,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国家赔偿的申请人的。到底哪些人才可以成为国家赔偿法赔偿请求人呢?下面给您介绍一下赔偿请求人的范围。 行政赔偿请求人,是指因其合法权益受到违法行政行为...


·根据婚姻法规定什么条件下自动离婚?
      根据婚姻法规定什么条件下自动离婚?根据婚姻法规定什么条件下都不会自动离婚,必须通过离婚登记或法院判决才能解除婚姻关系。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夫妻婚后财产离婚怎么分
      夫妻婚后财产离婚怎么分1、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属于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2、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与他人合伙经营的,入伙的财产可分给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财产...


环境保护环境犯罪行政诉讼公益诉讼
私益诉讼损害赔偿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电话咨询.|.短信咨询.|.留言咨询
©Copyright Reserverd
南京环境资源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