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需要哪些证据才可以定罪?
作为一种对于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犯罪类型,集资诈骗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它一般具有作案周期长、受害人数多、涉案金额大的犯罪特点。广大群众虽然对这一犯罪形式有所了解,却对于其具体的定罪证据知晓不多。下面我们就为您解答关于集资诈骗需要哪些证据才可以定罪的问题。
一、集资诈骗需要哪些证据方可定罪?
证据是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的客观依据。由于集资诈骗犯罪往往作案周期长、受害人数多、涉案金额大,因此更需要重视对集资诈骗类犯罪各类证据的全面收集。既要重视对言词证据的收集,又要重视对虚假宣传材料、股权证、协议书等书证及电子数据的收集取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的提取,应紧紧围绕集资诈骗的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四个特征进行,并将集资诈骗资金的管理、使用、用途作为重点进行取证,同时还应查明涉案款物的去向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退赔能力。1、需要被害人陈述应主要围绕参加集资的起因、方式、金额、回报(方式、次数、金额)、损失金额等方面进行;对被害人人数众多的案件,为全面查明被害人的实际损失,侦查机关还应及时发布公告要求被害人限期申报债权,对被害人进行确认,并及时告知相关权利及义务。2、需要收集涉案书证应当调取包括集资诈骗方案、宣传手段,资金来源、资金管理、使用、流向等方面的书证,重点是所集资金的管理、使用、用途等影响集资诈骗行为定性方面的书证;对财务账目齐全,被告人及相关财务人员均能印证财务书证的案件,应以财务账目为核心进行取证;同时,由于司法审计报告是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集资诈骗金额、损失数额、犯罪金额的主要证据,是重要的定罪量刑依据,因此对具有相应财务资料的,侦查机关在立案侦查后一般还应及时委托相关单位进行审计或者出具司法会计意见。同时,在收集集资诈骗类犯罪案件的证据时,还要紧扣各类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的构成要件,以便于区分此罪与彼罪,如在侦查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以区分行为人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对共同犯罪的,应当查明各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对资金的分配、控制或挥霍的数额等,以便于判定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与地位。
二、集资诈骗罪成立需要什么条件?
犯罪构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据,是对犯罪主体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我国现行《刑法》中设置非法集资罪,其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犯罪主体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里要特别强调法律拟制人格主体——单位,否则,我们将无法对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单位(既可以是一个单位单独实施,也可以是单位与自然人、单位与单位共同实施)实施的集资诈骗行为通过《刑法》来规范。
(二)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当事人明知自己的集资诈骗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在单位进行集资诈骗的情况下,这种故意体现为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为单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单位犯罪故意是单位成员的共同认识和意志,严格区别于单位成员个人的认识和意志。
(三)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集资诈骗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资本的运作过程,即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将不特定对象的资金集中起来,使他们成为形式上的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往往是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大,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们建议将集资诈骗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节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确立其在整个《刑法》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四)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依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集资行为。主要是以非法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综上所述,对于集资诈骗需要哪些证据才可以定罪,需要犯罪主体属于完全刑事责任人,主观方面实施费诈骗的故意,可观方面对方别骗,并其提供相应的资金;犯罪金额达到属于较大;没有过诉讼时效。满足这些并提供相关证据即可对犯罪团伙的集资诈骗行为进行定罪。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是什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是什么?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是什么?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
·逃税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有哪些
逃税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有哪些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
·寻衅滋事中伤及民警属于犯罪吗?
寻衅滋事中伤及民警属于犯罪吗?
寻衅滋事是指挑衅殴打,肆意毁坏他人财物等行为,对社会秩序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法律会根据犯罪情节对犯案者进行管制和惩处,而若对执法民警造成伤害,那性质会就会有区别,那么寻衅滋事中伤及民警属于犯罪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处罚单位犯罪原则是什么?
处罚单位犯罪原则是什么?(一)单位犯罪的两罚制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在两罚制中,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是判处刑罚,这里的刑罚包括自由刑与罚金,主要是自由刑。对个人判处自...
·刑事抗诉不愿抗的原因有哪些?
一、刑事抗诉不愿抗的原因有哪些?
1、以改判作为刑事抗诉的唯一标准,致使应当抗诉案件不敢抗诉
200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依法、坚决、准确、有效的抗诉工作总方针,一些检察院不能够正确理解、把握方针的实质,不能正确掌握坚决与准确的辩证关系,片面...
·保健品类诈骗案件的常见类型及犯罪预防措施是什么
保健品类诈骗案件的常见类型及犯罪预防措施是什么
保健品诈骗犯罪分子常用的套路有哪些?
一、虚构身份,骗取信任
犯罪分子无论是直接向被害人推销保健品,还是以退还购买保健品费用的名义骗取相关费用,都会使用虚假的身份信息。
老百姓尤其是常年受疾病折磨的人,往往寄托于专家能治疗疾...
·贩毒投案自首减刑多少?
一、贩毒投案自首减刑多少?具体减刑多少应当根据实际的犯罪事实而定,法律上无明确规定,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
·什么是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有哪些权利
什么是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有哪些权利
犯罪嫌疑人是出现在刑事案件当中的,而当刑事案件进入到法院审理时,其实犯罪嫌疑人就会变为被告人,虽然都是指同一个人,但此时所处的阶段是不同的。那您知道什么是犯罪嫌疑人吗?而作为犯罪嫌疑人又享有哪些权利呢?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什么...
·刑法中过失犯罪有行为犯吗?
刑法中过失犯罪有行为犯吗?没有的,行为犯主观方面不能是过失,实质上是说明过失犯的类型只能是结果犯而不能是行为犯。我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由于刑法条文对过失...
·抢劫罪减刑满足什么条件
抢劫行为属于暴力犯罪,对行为人的处罚也是比较严格的。而对于以抢劫罪判刑后在监狱服刑的犯罪分子来讲,日后也是有机会减刑的。那么抢劫罪减刑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我们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犯抢劫罪可以减刑吗
减刑是指指依法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具有法定的减刑情节...
·购买假币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是怎样的?
购买假币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是怎样的?购买假币罪既遂的《刑法》裁量规定具体如下:《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