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合同纠纷成因及防范措施
施工合同是工程正常施工的重要部
工程合同纠纷成因及防范措施
施工合同是工程正常施工的重要部分,而如今关于工程合同纠纷的新闻屡见不鲜,看着电视新闻上因为合同问题发生纠纷的镜头,不禁令人好奇,为什么会发生工程合同纠纷?工程合同纠纷成因有哪些?与成因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将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工程合同纠纷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一)施工合同主体纠纷
1、纠纷成因
(1) 因承包商资质不够导致的纠纷
(2) 因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导致的纠纷
(3) 因联合体承包导致的纠纷
(4) 因“挂靠”问题而产生的纠纷
2、防范措施
(1) 加强对建筑市场承包商资质的监管
(2) 加强对承包商资质的审查,避免与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承包商订立合同
(3) 施工合同各方应当加强对授权委托书的管理,避免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的产生
(4) 避免与无权代理人签订合同
(5) 联合体承包应当规范、自愿
(6) 避免“挂靠”
(二)施工合同工程款纠纷
1、纠纷成因
(1)承包商竞争过分激烈
(2) “三边工程”引起的工程造价失控
(3) 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4) 施工合同调价与索赔条款的重合
(5) 合同缺陷
(6) 双方理解分歧
(7) 工程款拖欠
2、防范措施
(1) 签订书面合同
(2) 避免合同总价与分项工程单价之和不符
(3) 避免约定不明与理解分歧
(4) 避免合同缺项
(5) 协调合同内容冲突
(6) 预防风险
(7) 调价条款与索赔条款重合的处理
(三)施工合同质量纠纷
1、纠纷成因
(1) 建设单位不顾实际的降低造价,缩短工期
(2) 不按建设程序运作
(3) 在设计或施工中提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
(4) 将工程发包给没有资质的单位或者将工程任意肢解进行发包
(5) 建设单位未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查
(6) 建设单位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合格或给施工单位指定厂家,明示、暗示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7) 施工单位脱离设计图纸、违反技术规范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
(8) 施工单位未履行属于自己在施工前产品检验的强化责任
(9) 施工单位对于在质量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缺陷不履行质量保修责任
(10) 监理制度不严格
2、防范措施
(1) 应当严格按照建设程序进行工程建设
(2)对造价和工期的要求应当符合客观规律
(3) 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4) 标段的划分应当合理,不能随意肢解工程
(5)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审查
(6) 加强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采购的管理
(7) 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8)严格施工前产品检验的强化责任
(9) 完善质量保修制度
(10) 严格监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四)施工合同分包与转包纠纷
1、纠纷成因
(1) 因资质问题而产生的纠纷
(2) 因履约范围不清而产生的纠纷
(3)因转包而产生的纠纷
(4) 因配合与协调问题而产生的纠纷
(5) 因违约和罚款问题而产生的纠纷
(6) 因各方对分包管理不严而产生的纠纷
2、防范措施
(1) 加强对分包商资质的管理
(2) 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履约范围
(3) 严格禁止转包
(4) 加强有关各方的配合与协调
(5) 避免违约和罚款
(6) 加强对分包的管理
(五)施工合同变更和解除纠纷
1、纠纷成因
(1) 工程本身具有的不可预见性
(2) 设计与施工以及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脱节
(3) “三边工程”导致大量变更产生
(4) 大量的口头变更导致事后责任无法分清
(5) 单方解除合同
2、防范措施
(1) 做好工程的计划性
(2)避免设计与施工以及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脱节
(3)避免“三边工程”
(4) 规范口头变更
(5) 规范单方解除合同
(六)施工合同竣工验收纠纷
1、纠纷成因
(1)隐蔽工程竣工验收产生的纠纷
(2) 未经竣工验收提前使用产生的纠纷
2、防范措施
(1) 严格按照规范和合同约定进行隐蔽工程竣工验收
(2) 避免未经竣工验收提前使用
(七)施工合同审计纠纷
1、纠纷成因
(1) 有关各方对审计监督权的认识偏差
(2) 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得不到保证
(3) 工程造价的技术性问题也是导致纠纷的原因
2、防范措施
(1) 正确认识审计监督权
(2) 确保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3) 规范审计工作
上面这些可以看出,工程合同纠纷成因多种多样,有因为工程安排出问题引发的纠纷,有因为施工方施工引起的纠纷,还有因为财务问题引发的纠纷,为了避免工程合同纠纷,签订合同及执行合同时各方都应履行相应的职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上就是关于“工程合同纠纷成因及防范措施”的回答,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法律问题,不妨来网站咨询我们的律师。
·员工不想做随时可以辞职吗
员工不想做随时可以辞职吗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试用期公司可以终止合同,但是要有正当理由。《法劳...
·装修工程补充协议范本怎么写?
装修工程补充协议范本怎么写?
装修工程补充协议即是对原本合同的变更或补充,如若原来合同中的协议与补充协议有冲突,应以补充协议为准。除非合同中写明不得改换的才不具有法律效应。由此可见装修工程补充协议的重要性不亚于原合同。下面我们给您带来一个装修工程补充协议范本。
装修工程补充协议...
·试用期可以随意辞退员工么
试用期可以随意辞退员工么不可以。公司不能随意辞退试用期的员工,除非满足相关情形并且需要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后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没有劳动合同认定工伤吗?
没有劳动合同认定工伤吗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即劳动者应当提供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5条规定认定条件的证据,首先劳动者应当提供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在事故中受到了伤害,再次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工伤事故是在劳动...
·劳动合同到期需要提前通知吗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固定劳动期限合同后,劳动合同到期就是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之一。针对“劳动合同到期需要提前通知吗?”这个问题,我们将通过下面的分析,告诉您为什么不需要提前通知。
一、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率依法被消灭,亦即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关系由于...
·起诉工伤索赔时效一般是多久?
起诉工伤索赔时效一般是多久?
一、起诉工伤索赔时效一般是多久?
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赔偿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工伤职工对社会保险机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已通过行政复议或...
·右手食指断了工伤找那个机构鉴定?
右手食指断了工伤找那个机构鉴定?
劳动者要申请工伤鉴定,必须先领取到工伤认定,然后在病情稳定或者出院时到设区市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通常是将申请鉴定的资料交给所在地劳动局工伤科,由工伤科代为申请,然后伤者接通知到指定医院做检查,最后回家等待鉴定结论),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
·董事会秘书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董事会秘书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我们知道,公司的董事会是十分重要的职能部门,它对公司中大小事务都有决策权,而董事会的一些日常事物会由董事会秘书来完成,因此,董事会秘书在董事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董事会秘书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我们将通过以下文章为您详细说明,一起来看看吧。
一、董...
·参保职工工伤待遇可以享受到哪些?
参保职工工伤待遇可以享受到哪些?(1)在医疗期间享受如下待遇:① 工伤职工符合规定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等医疗费用全额报销。② 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单位按照省内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住宿费用由单位...
·建筑工程无效合同有哪些
建筑工程无效合同有哪些情形? 1、合同主体不具备资格
根据规定,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承包方,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和建筑经营资格。只有依法核准拥有从事建筑经营活动资格的企业法人,才有权进行承包经营活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签订的建筑承包合同,都属合同主体不符合要求的无效合同。
2、借用...
·不发工资应该收集的证据有哪些
对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在维权前应该注意要收集的证据主要有:1、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2、能证明在单位上班的证据。这些证据主要有劳动合同、单位的工作证、上岗证、考勤记录、工友的证明、以前单位支付工资的工资单或银行交易记录、与老板的电话录音等。如果能设法由单位直接出具结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