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环境资源律师
律师热线 13057670467
环境保护环境犯罪行政诉讼公益诉讼
私益诉讼损害赔偿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首页 >>文章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3-04-02 生效日期: 2013-04-02


    


     发布部门: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文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已于2013年3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1次会议、2013年3月1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4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0一三年四月二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71次会议、2013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1次会议通过)

为依法惩治盗窃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第二条 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三条 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

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第四条 盗窃的数额,按照下列方法认定:

  (一)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的,根据有效价格证明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

 (二)盗窃外币的,按照盗窃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公布的人民币对该货币的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未公布汇率中间价的外币,按照盗窃时境内银行人民币对该货币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或者该货币在境内银行、国际外汇市场对美元汇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进行套算;

 (三)盗窃电力、燃气、自来水等财物,盗窃数量能够查实的,按照查实的数量计算盗窃数额;盗窃数量无法查实的,以盗窃前六个月月均正常用量减去盗窃后计量仪表显示的月均用量推算盗窃数额;盗窃前正常使用不足六个月的,按照正常使用期间的月均用量减去盗窃后计量仪表显示的月均用量推算盗窃数额;

 (四)明知是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按照


    


    合法用户为其支付的费用认定盗窃数额;无法直接确认的,以合法用户的电信设备、


    


    设施被盗接、复制后的月缴费额减去被盗接、复制前六个月的月均电话费推算盗窃数


    


    额;合法用户使用电信设备、设施不足六个月的,按照实际使用的月均电话费推算盗


    


    窃数额;


    


    (五)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出售的,按照销赃数额认定盗窃数额。


    


    盗窃行为给失主造成的损失大于盗窃数额的,损失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第五条 盗窃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的,按照下列方法认定盗窃数额:


    


    (一)盗窃不记名、不挂失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的,应当按票面数额


    


    和盗窃时应得的孳息、奖金或者奖品等可得收益一并计算盗窃数额;


    


    (二)盗窃记名的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已经兑现的,按照兑现部分的


    


    财物价值计算盗窃数额;没有兑现,但失主无法通过挂失、补领、补办手续等方式避


    


    免损失的,按照给失主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盗窃数额。


    


    第六条 盗窃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入户


    


    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百分之五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或者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七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


    


    之一,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予以行政处


    


    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第八条 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


    


    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第九条 盗窃国有馆藏一般文物、三级文物、二级以上文物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多件不同等级国有馆藏文物的,三件同级文物可以视为一件高一级文物。


    


    盗窃民间收藏的文物的,根据本解释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认定盗窃数额。


    


    第十条 偷开他人机动车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偷开机动车,导致车辆丢失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二)为盗窃其他财物,偷开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使用后非法占有车辆,或者将车辆遗


    


    弃导致丢失的,被盗车辆的价值计入盗窃数额;


    


    (三)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作为犯罪工具使用后非法占有车辆,或者将车辆遗


    


    弃导致丢失的,以盗窃罪和其他犯罪数罪并罚;将车辆送回未造成丢失的,按照其所


    


    实施的其他犯罪从重处罚。


    


    第十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并造成财物损毁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公私财物,造成其他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同时


    


    构成盗窃罪和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二)实施盗窃犯罪后,为掩盖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毁坏其他财物构成犯罪的,以盗


    


    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犯罪数罪并罚;


    


    (三)盗窃行为未构成犯罪,但损毁财物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


    


    第十二条 盗窃未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盗窃目标的;


    


    (二)以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盗窃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


    


    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盗窃罪既遂处罚。


    


    第十三条 单位组织、指使盗窃,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及本解释有关规定的,以


    


    盗窃罪追究组织者、指使者、直接实施者的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因犯盗窃罪,依法判处罚金刑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二倍以下


    


    判处罚金;没有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计算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


    


    处罚金。


    


    第十五条 本解释发布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


    


    问题的解释》(法释〔1998〕4号)同时废止;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


    


    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什么是犯罪的因果关系?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当危害结果发生时,要确定某人应否对该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他所实施的危害行为与该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
    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危险驾驶怎么量刑处罚?
      首先,危险驾驶的行为有以下:   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般地,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即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危险驾驶行为。   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定额乘员载客,或者严...


·特殊累犯的构成要件
      特别累犯又称特殊累犯或同种累犯,是指曾犯一定之罪后,又犯与此同一之罪或同类之罪的犯罪分子。 要弄清该条是否为特别累犯的规定,必须首先理解特别累犯的构成要件,其构成要件是:
      1、前提条件。依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无论普通累犯...


·未成年人的资格刑适用
      资格刑的主要种类是剥夺政治权利。作为对政治权利的通常刑法上的理解,分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领会、游行示威权;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的权力四部分,剥夺政治权利实际上就是剥夺公民在国家一切政治生活中的发言权。
  ...


·什么是犯罪的过失?
        犯罪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分为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两种情况:
    1、疏忽大意的过失,指行为人...


·特殊正当防卫是指什么
      特殊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l、特殊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只能是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一般正当...


·侵犯著作权罪须具备的构成条件
      1.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并且是以营利为目的。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以营利为目的”,是指行为人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是为了获取非法利益。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图书音像市场不断繁荣,出版活动也十分活跃。与此同时,一些犯罪分子为牟取暴利,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也越来越猖撅,...


·正当防卫的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对不法行为人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是正当的合法行为,无须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


·管制和拘役有什么区别
      拘役: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拘役...


·合同诈骗罪犯罪数额的认定
      确定合同诈骗罪的定罪数额,首先要区分既遂与未遂,对于未遂犯,合同标的额可以作为定罪依据,而被害人交付的财产数额作为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而对于既遂犯的数额标准认定,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合同标的额不能作为统一的定罪数额。合同标的额,是合同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所确定的标的数额,...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此罪的特点是主观上属于过失,如果故意则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


环境保护环境犯罪行政诉讼公益诉讼
私益诉讼损害赔偿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电话咨询.|.短信咨询.|.留言咨询
©Copyright Reserverd
南京环境资源律师